查看原文
其他

童军:用一粒米温柔地改变世界

2017-06-21 有机慢生活 乡土慢生活

“我种的稻,我不敢吃”


“嘭”地一声,大门合上。童军的电子厂,倒闭在2008年金融危机里。“以后做什么呢?”


那夜,他久久无法入睡。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,突然惊坐而起:“我可以回家搞现代农业啊!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,从小就跟着大人在地里干活,深知农耕不易,想着在外面接收了很多新的东西,回家还可以带着乡亲们全程机械化的种植即轻松又省力”。



他回到老家张家界,租了100亩地。跟很多人一样,搞起了现代农业。作为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,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充分全程技术指导,施化肥、打农药、撒除草剂……几个月后,蔬菜成熟了。看着漂亮诱人的劳动成果,童军心里却不是滋味:“虫子都不吃,我敢吃吗?”、“自己都不敢吃,我怎能卖给别人?”,受到良心谴责的童军又失眠了,他一下失去了方向。迷茫中的童军,一天在网上闲逛时,看到了一本叫《一根稻草的革命》的电子书,是日本水稻专家福冈正信写的。福冈正信一生都在倡导“自然农法”种植。即“尊重自然,不施肥、不翻耕、不打药、不除草。”一书惊醒梦中人,童军一拍脑门:“我也要研究这样的‘种植方法’。”


“要做就做最好的!”为此,他把试验场选在了张家界大山深处。环境原始,深入山谷数十里。三面绝壁,一面与坡地相连。无路出山,全村只有两个人。运物出山,都必须依靠骡子。灌溉用水,是林中流淌的山泉。他在大山之巅研究土著农耕,就是为了种出真正意义上的“粮食”。他认为“粮食=良人+良田+良种+良法”。现在,良人有了,就是他自己。良田也有了,他找了个世外桃源。接下来要做的事情,就是寻找良种。




愿中国的地,种中国的“种子”


老童开始走家串户寻找原生老种子,几年来跑遍了张家界偏远地区的山山水水。为什么要寻找农户自留的老种子?“一是为了找回食物本来的味道。”自古以来,中国农民便自留稻蔬种子。而最近50年,为了高产我们发明了杂交和转基因,于是农户逐渐抛弃了自留种。因为自留种,每种稻蔬形成了上千品类。而采用杂交种子后,就只剩下十来种。“现在的稻蔬为何没有以前香,就是品种单一的结果”。只有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,一些农户家还自留了一些老种子。


“通过几年的各地收集,现在即有七八千年的古老品种,也有几百年的老品种,还有几十年前的常规品种。”童军高兴不已。


 “这几年为了找种子他建立中国老种子库QQ群,现一群二群有各地关注爱好者近一千三百多人。


”种子是有记忆力的,每一年种植的时候,它会对当时生长的土壤、气侯有记忆性。所以,只要每年留下好的原生种子,稻蔬就会具有越来越强的抗病性、抗逆性。“这也正是杂交稻容易招虫招害的原因。”



粮安天下,种子是粮食之母。老种子作为生命的传承和延续。是食品领域安全的最先开始。


老种子是岁月的传承,是生命密码的开始。相对杂交种源和新品种这块,老种子在产量上的特性上来说有的也许是劣势,但老种子展现的是神奇的医食同源和生物多样性。如何吃的更好,更健康已经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主流话题。所以老种子在餐桌上满足了更多有品质生活的人群,同时随科学技术的发展,老种子蕴含的生命密码将被进一步解锁。


在物种的多样性,完整性上,老种子的传承保护繁育建设迫在眉睫。老种子的繁育不光是一种大自然回归,更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保护;收集、保存和共享老种子,希望尽可能的收养正在慢慢消失的老种子,希望能够让它们年复一年的接受自然环境的考验,不断进化,为物种的延续和人类古老食谱的留存进行一份安全储备、保留一份活记忆,为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。所以种子是希望,种子也是未来 ……


找到了良种,接下来就是摸索良法。




无为,无不为


良法一:不除草。庄稼人看不得杂草,于是除草剂横行。但童军的看法不一样:“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的作用,杂草也是。草扎根土壤,会使土壤疏松,而死亡腐烂后,又会肥沃土壤,繁殖蚯蚓和鼠类。”故老童采用“收种两次翻耕”方式进行种植。第一次翻耕后,留15--20天,等草种子发芽,长出小草。15--20天后,第二次翻耕,将发过芽的杂草埋于田中,让微生菌分解。这样土壤肥力就增强了,同时减少了地里的杂草基数。


第二次翻耕后马上插秧,插秧第三天即撒上老童独创的土著微生物菌控草肥(利用稻草、米糠、菜枯、土著微生物发酵),稻杆,稻糠富含淀粉和粗蛋白、B族维生素及氮、磷、钾、镁、钙等营养物质,在水中降解后,释放的营养物质成为水稻生长重要的营养物质。同时控草肥施入水中后发生强还原反应,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,释放出二氧化碳,从而阻碍了杂草根系发育和种子的萌发;产生的低级有机酸可抑制杂草发根发芽及损害杂草心叶;控草肥分解后使田水透明度降低,阻碍杂草光合作用。诸多因素均抑制或阻碍了杂草的生长、发育,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控草效果。


土著微生物菌控草肥富含多种类群微生物。微生物的每个细胞有数百个酵素和各种有机化合物,与微量元素结合在一起,比游离状态具有成千上万倍的活性,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;当半个月后秧苗长到20-30公分高这个阶段后控草化感效果消失,杂草种子开始萌发,再过一星期后秧苗即可封田,下一阶段即以草制草,以稻制草,杂草长起来失去阳光跟生长空间,长势弱且缺少光合作用营养不良,一边是生长健壮的稻苗,一边长势弱且不健康的各类杂草,猜猜虫子爱吃谁? 土著农耕秘决之不杀虫(不喷农药、生物农药、不养鸭、不装杀虫灯、粘虫板、防虫网等),不除草(不用任何化学,生物除草剂、不人工除草)达到草稻共生、虫稻共生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……



良法二:不施肥。老童种田不用化肥,也不用任何人畜肥。“不施肥,并不是对土地不投入。”而是稻子以稻杆,蔬果以野草、落叶还田自然发酵分解,同时田里的杂草也变成绿肥,加上插秧后撒的土著微生物菌控草肥,更是一举三得,来恢复土壤活力和疏松土壤。


良法三:不打药。老童种植,决不打任何农药。“不打药,就是找回大自然本真的生物链。充分营造生物多样性环境,遵循每一块土地原有生态链的平衡规律,发挥植物,昆虫和鸟类可以除害虫、除杂草的功能,不用人为打药、施肥、除草,田间有草,虫子吃草,益虫平衡害虫,水稻平衡杂草,稻田里虫鸣鸟飞,鱼游蛙跳,实现“土壤、种子、植物、昆虫、微生物菌”多元化立体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,。”这样的种法,引来一片嘲笑。农民说:“他是脑壳进水了。”专家说:“用野路子种野稻子,扯淡。”连岳父都说:“你完全是不务正业。”但童军说:“无为,就是无不为。”




再牛的科学也干不过大自然


童军的稻田里,虫子悠哉爬行;稻子不但黄不拉几,还又矮又小。最后的收成,亩产只有两三百斤。“就说他种不出好稻子,应验了吧!”前三年,一片幸灾乐祸声。但童军没有放弃,他相信大自然的力量。


2012年夏天,狂风肆虐。周边农民种的水稻,倒伏一片。只有童军种的水稻,悠然挺立。“没有人工施的表面肥,稻子生长想要吸取营养,就必须强力扎根,根扎深了,抗伏倒能力也就强了。”


2013年初夏,湖南大旱。连续几月没有下雨,田地龟裂,周边水稻全军覆没。只有童军的水稻依然挺立。“扎根深,能吸收更多水分。”


2014年,虫害横行。农户中的稻子病害成灾,但童军的稻子一片繁茂。“前几天去看水稻,上面长了虫子,今天再去看,上面攀满了蚂蚁,虫子一只不见,真是一物降一物。”而三年间,水稻亩产量也增至五六百斤。



“怪了个去,老童种的水稻‘成精’了!”经此三役,童军的水稻一下有了名气。农业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也专程来看“稀奇”。大家询问童军的秘诀。老童说:“所有道理集成一句话,就是再牛逼的科学也干不过大自然!”


几年来,老童在汲取华夏数千年农耕智慧,并践行研究自然农法、朴门永续和活力农耕等农法基础之上,逐年摸索创立了一套全新的农耕理论与技术体系“土著农耕”。发展到2016年,已在湖南张家界、东北五常、粤北连南、海南保亭四地建立水稻示范基地,研发梳理适用于东北、华中、华南几个区域的“土著农耕”理论技术体系和农产品组合体系。





《有机慢生活》一本做有机的杂志长按,识别二维码,加关注




往期好文

有机农业不减产,实例来证!

从一号文件里为你解读生态农业

告诉你丹麦农民的10个真相,我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……

欧洲议会研究报告警告 I 农药危害远大于以往认知:会损伤人脑降低智商

第二届IFOAM亚洲青年有机论坛即将举行,就差了一个你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